中国科协高度重视,把落实十八部门《意见》作为★“科教融汇”★★★,服务科技工作者助力课内课外科学教育融合★★★,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是加强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课外、校外科教活动规范的研究制定;加强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建设★★,配合教育部开展全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
下一步,中国科协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科教融汇★★,做强科学教育加法★★★。
三是推广大学与中学联合发现培养后备人才模式。凝练大学“大先生★★”培养中学★“好苗子”的十年经验,联合教育部印发《中学生英才计划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示范带动20个省份开展属地行动(其中2023年新增6个),江苏率先实现13个设区的市全覆盖★★★。
一是加强部门合作★★,强化科协系统动员与督导。继续联合教育部★★、妇联、团中央等部门开展好科普进万家、科学调查体验、高校科学营等科普活动★★,探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门联合开展创新后备力量培养的常态化机制★★★,服务更多科技工作者“大手拉小手★”。
二是持续推动课外科教资源开发汇聚。以科普中国为龙头贝斯特官方app下载贝斯特官方app下载,以科技馆、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工作者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四大系统资源开发为基础★,发挥多部门联合渠道优势★,以★★★“科学教育+”理念模式开发汇聚优质资源。
二是推动★★“科教融汇★”,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标准贝斯特官方app下载、队伍★★、活动、阵地、平台、评价“六位一体”普惠性科普服务★★★。第一,探索校外培训机构评价标准路径。院士专家牵头研究编写《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指南》,对资质、活动进行规范。第二★★,动员逾5万名科技工作者进校园★★★,服务中小学生超3000万人次,4000万中学生线上线下走进高校、院所开展科学营。第三★,千余家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技馆开展联合行动,受众超900万人次★★★,惠及青少年上亿人次。第四,科创筑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新聚资源7000余项服务中小学。第五,四大系统联合开展“教师科学素质提升”暑期行动等特色活动,线万人次参与。第六,配合教育部以科学素养和好奇心想象力为主要指标,首次对小学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开展科学素质测评,探索知识量和创造力平行关注的新评价方式★。
四是助力教师科学素质提升,提高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发动更多科技工作者和优质科技机构参与培训工作。在教育部指导下★★★,探索开展科学教育教师专业水平认证工作。
一是系统部署发动。连续三年联合教育部发布动员,2021年发布《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发动全国科技馆、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工作者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四大系统,开展科技工作者志愿服务进校园★、科教资源进校园、科技活动进校园★★★、学校学生进科技场馆和教师科学素质提升五大行动。2022★★★、2023年发布推广创新后备人才发现★★、培养模式通知,部署开展省级“英才计划”和高校科学营。近期,中国科协提出将★★★“青少年创新后备力量培育★”列为2024年科协系统31项重要任务之一。
四是创新协同工作机制。浙江科协联合教育厅建立区域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中心,借助共同富裕专项保障山区26县和海岛县★★★;上海科协动员百余家学会资源★,设立“科学种子计划★★★”★★★;广西科协与教育厅共同成立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