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魏雄鹰老师在题为《聚焦信息科技素养,探索多元评价新路径》的演讲中★■◆,分享了关于多元评价的新思路与实践路径。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资深专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周丹博士就《核心素养导向的信息科技评价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利用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的“爱测评”智能评价平台,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更好地融入信息科技的教学评价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副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武迪老师以《人工智能跨学科教学设计方法与实施经验》为题做了演讲★★★■,分享了跨学科AI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经验。
15日上午的研讨会由龚超博士主持,上午的议程主要聚焦“基于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首先,胡萍教授和杨丹主任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除了表达对与会嘉宾的欢迎和对会议成果的期待以外,两位致辞人也发表了各自对信息科技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见解和愿景◆★■■◆★。
研讨会正式开始后★◆◆■◆■,熊璋教授率先以《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为题◆★■■■◆,探讨了AI对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随后★★,郑勤华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展开★■■■★,阐述了AI如何助力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与精准化■★★■■。孙众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影响》,他深入分析了生成式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建彬老师以《北京师大附中信息科技(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为主题做了报告,详细梳理介绍了北京师大附中在信息科技学科上的课程教学实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发起本次研讨会,主题就是青少年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且将重点放在教学评价和教学实施上■■。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深圳市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良辉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信息科技教育评价之深圳探索》,他介绍了深圳市在信息科技教育评价领域的创新实践。
最后,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仇鼎宸老师以《从课程研发到评价实施◆■★:信息科技教育的全景式实践》为主题,分享了研究院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
下午的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袁中果老师主持,围绕着“基于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实施◆★◆■■”■■◆,五位专家依次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与见解。
北京新英才学校数字与科学中心主任◆★、信息学校队总教练鲁家钰老师的报告主题是《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及评价探索》,他分享了新英才学校在信息科技学科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举措。
在2023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教育部提出了关于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评价的全新要求,强调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创新的评价方式,包括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实践性■◆、发展性评价,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青少年而言★■★★,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培养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不仅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技能◆■■,更是实现创新与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而就在8月初,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强调要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坚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推进“教-学-评”一致,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熊璋教授★◆◆■◆,清华大学网络空间研究院教授、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胡萍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元宇宙教育实验室主任杨丹,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郑勤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孙众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始人任思国博士,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博士等专家和领导◆■■■,以及来自浙江、深圳、上海等省市的专家、教研员和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者就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其中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信息中心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虹口区信息科技学科研修基地主持人奚骏老师在《素养为基★■★■◆■,学生为本:信息教学中的AI》中◆◆■,探讨了如何在信息科技的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利用AI来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8月15日,由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未来有AI——基于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及教学实施研讨会”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举行。熊璋教授以《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在会上做了精彩报告。
2022年◆◆★◆■◆,教育部将“信息技术”学科改名为“信息科技,■★★◆”并发布了义务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中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并清晰定义了◆■◆■◆◆“信息科技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
最后,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价和教学实施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教育变革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为智能时代的后备人才培育保驾护航。